劳动合同需要存档案吗
劳动合同是用于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文件,其具有法律约束力。在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要将劳动合同存档,以备日后需要查询或者处理劳动纠纷时使用。
劳动合同应该存档哪些资料呢?一般来说,存档的资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合同的原件或者复印件 劳动者的身份证明文件 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等证照 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 用人单位的信息,如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劳动合同签订日期、生效日期、终止日期、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具体内容存档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恶意违约或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也有利于用人单位管理人力资源,避免出现劳动纠纷。
需要注意的是,存档劳动合同的地点应该是安全、易于查找的地方,同时应该保证资料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如果劳动合同有任何变更,也需要及时更新存档资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生效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相关手续。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签订后十日内,将劳动合同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本单位或者个人的重要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物品和其他重要事项,以及需要留存的各种文书、资料、实物和电子记录等,建立档案并加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