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成立是否可以解除
没有成立的合同不能解除,不符合法律要求。解除合同会使合同关系消失,未履行义务的部分不再继续履行,解除合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签订解除协议,也可以是存在法定解除条件,单方面解除合同。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合同未成立是否可以解除
合同未成立不可以解除。合同未成立不存在解除合同的说法,解除合同需要在合同成立之后并且满足相应的条件才可以解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未成立时,若不想与对方订立合同,可以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撤回承诺。
合同未成立不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终止合同关系,使双方从已设定的权利义务中解脱、不受合同效力的束缚。解除合同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合同未成立的可在承诺到底要约人之前撤回。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合同解除分为合意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解除是合同之债终止的事由之一,它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时,合同解除是指履行合同实在困难,若履行即显失公平,法院裁决合同消灭的现象。这种解除与一般意义上的解除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法院直接基于情事变更原则加以认定,而不是通过当事人的解除行为。
合同成立是否存在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成立后就不再存在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前。法定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主要有: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情形;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情形;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的情形。
缔约过失责任,也称为先契约责任或者缔约过失中的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所承担的义务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在缔约阶段,当事人因接触而进入可以彼此影响的范围,依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尽交易上的必要注意,以维护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利益,因此,缔约阶段也应受到法律的调整。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履行其所负有的义务,不得因无合同约束而滥用订约自由或实施其他致人损害的不正当行为,否则,不仅将严重妨碍合同的依法成立和生效,影响交易安全,也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建立。
对于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参考。虽然现在法律行业律师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选择律师时,还是要仔细考量,尽量选择口碑、专业性强的律师进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